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用好研学“活教材” 育好时代接班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让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绽放绚丽之花
自治区研学精品课程《从红船到巨轮——领略中国共产党百年芳华》。
阳光倾洒,汗珠滴落,来自梧州高中、梧州二中、岑溪一中、藤县中学的孩子们头肩相互簇拥,他们用灵活的双手制作拼装着红船、侗族木构和扎染,不时传来阵阵惊呼,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是近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一节节思政体验的研学课程。
作为广西首家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连续4年深入挖掘本地本校优质文化资源,聚合各二级院系专业优势,打造了多个特色研学项目,开发了40—50门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兴趣中研学、在研学中收获,绘就“寓教于行、融学于趣”的思政教育一体化新图景。
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廖同学上完研学课程后表示,他的目标是从政,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长大之后他要秉承红船精神,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激起这感悟的正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自治区实践研学精品课程《从红船到巨轮——领略中国共产党百年芳华》。开发团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作了不同课程,小学以“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进行党情启蒙,中学以“访红船·忆初心——悟精神·重践行”带领同学们深度挖掘红船精神的生动实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课程引导学生从动手制作红船、参观线上展馆的实践中感悟红船承载的精神内核,并自觉进行传承和践行,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此外,根据校级在线精品课程打造的研学课程《“转战千里”·奋进新征程》以红七军转战路线为脉络,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复刻等形式,系统呈现红七军从创建、发展到转战桂北的关键历程,引导研学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信念力量,将情感共鸣转化为精神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VR教学体验现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根据本地特色以及专业研究建造了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中小学生设计了木构模型拼装研学体验课程,通过系统传授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引导同学们动手组装;通过深入了解风雨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建筑结构,领略侗族建筑的匠心与艺术魅力。这些课程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奠定了基础。
数字技术应用是时代的潮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还打造了思政课VR教学体验区和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同学们戴上VR设备进入柳州市红色文化教学资源线上平台,沉浸式浏览柳北三县的红七军革命遗址和柳州工业博物馆等,深入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波澜壮阔与伟大征程,感受红色记忆在科技赋能下的鲜活和深刻。
信息工程学院内,一批批研学学生有机会观赏精彩的无人机飞行表演。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在蔚蓝天空中自如翱翔,甚至在空中进行了喷水表演,为学生们带来一份清凉,也在炎炎夏日里增添了一份惊喜与乐趣。科技的魅力令学生们惊叹不已,他们都纷纷畅想未来的数字化时代将有怎样的革新。
数据印证着成效:截至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已让2万多名学生在研学课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沉浸式研学过程中,青少年感受红色历史,坚定“四个自信”,从知识到思想、从计划到实施,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
何倩娟 摄影报道
北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