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演习失利到课征关税,台湾麻烦一重接一重,看来,大陆说的果然没错,台湾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正在上演。
我们知道,美国此前专门针对台湾产品加征了32%的对等关税,虽说之后已经降到20%,但这对于台湾来说,仍不算什么好消息。原因很简单,所谓对等关税仅是“前菜”,重头戏还在后头。
(美国启动“232条款”,要对台湾半导体、电子产品等发起调查)
参考消息报道称,美国对台发起一项名为“232条款”的调查。
这其实是来自《1962年贸易扩展法》中第232条授权的贸易调查机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台湾半导体、无人机、电缆等产品发起调查,而后美国商务部会在270天内将调查报告交给总统审查。
也就是说,一旦特朗普做出决定,半导体等原本在关税豁免名单上的产品,也将被征收高额关税,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这波关税税率最高可达到50%,并覆盖到台湾80%的输美产品。
要知道,只要税率超过10%,台湾经济就会遭到巨大冲击,更不用说提升到20%以上了。
其实,从美国角度分析,之所以对台湾下手,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同时提高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实现“美国优先”。
而在此之前,台当局就自信满满地宣布,与美谈判已完成技术性磋商,但基于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谈判内容。如今看来,这分明是给了希望又让希望破灭。
(为了让美国打消加征更高关税念头,台湾不仅追加对美投资,还准备让台积电赴美建厂)
一时间,岛内哀嚎一片。不少人都纷纷喊话台当局,要求其立即公开之前和美国谈判的细节内容。
在此过程中,一条评论引起热议。岛内网友质疑到,“为什么送了这么说,关税竟然还是20%?台当局到底做了些什么?”
答案当然是让步了!
据悉,谈判还没开始之前,台当局就一连做出4大让步:下令台积电赴美建厂、追加对美投资、购买更多天然气等能源,以及提高防务费用。而特朗普自然乐的照单全收。
怎么看?
首先,用让步换取削减关税,并不稀奇,这和美国在关税战中企图用技术来换稀土一样。但问题就出在,美国和中国不一样,他们的野心绝不局限于此,让步,只会让他认为可以通过施压拿到更多筹码。这恰恰是台当局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美国未必真的想用关税击垮台湾。谈判中施压,施压后再谈判,向来是美国常用套路,目的就是借此拿到更多有利于美国的筹码,从而构建“美国优先”的国际秩序。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责台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分裂立场,勾结外部势力挑衅)
何况,台湾所拥有的天然地缘战略价值,意味着美国不可能轻易放下这枚“棋子”,更多是杀鸡儆猴,挑“软柿子”给其他国家或地区起到一个威慑作用罢了。
毕竟台湾扼守核心水道,只要掌控该水道,就能够封锁大陆海运。历史上,1949-1979年间,美国就仗着实力封锁台湾海峡,导致大陆船只只能绕行万里运输,成本激增。
再加上台湾半导体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只要通过切断两岸科技产业链来往,就能有效遏制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当然,这也只是美国单方面认为,这些年来,大陆早已掌握不少核心技术,实现产业突围。
说到底,一切正如大陆所说,统一是大势所趋,跪美换不来优待,倚美谋独这条路不通,台湾纯属枉费心机,最终只会沦为弃子。
可想而知,接下来还有一场好戏等着台湾,如今的让步,只会将美国胃口越养越大,而能“持续输血”多久,答案不言而喻。
总之,美国用技术、关税和军事捆绑台湾,大陆未尝没有应对之策,最终苦的,恐怕只有台湾。
北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